常州市武进区潞城幼儿园
课程优化
当前位置:武进教育专题网站 > 常州市武进区潞城幼儿园 >专题列表 > 课程优化 > 研究动态 > 培训学习

读《儿童民间游戏走入幼儿园课程》的研究综述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人:李智超  发布时间:2018-11-07  浏览次数:

读《儿童民间游戏走入幼儿园课程》的研究综述

常州市武进区潞城幼儿园  姚渊

摘要:民间游戏集聚丰富的民间内涵、形式喜闻乐见,深受儿童喜爱。本文综述有关儿童民间游戏的特点、与儿童发展的关系以及民间游戏走入幼儿园课程的研究。

关键词:民间游戏;幼儿园课程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1)05?0179?02

    民间游戏,形式如过家家、丢手绢、老鹰捉小鸡集民间布衣智慧于一体,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中逐步形成、经过实践检验才流传至今的一种活动,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新闻。其丰富的内涵和喜闻乐见的形式,反映了现实生活的多姿多彩,深受儿童喜爱。民间游戏种类繁多,儿童民间游戏的研究,涉及诸多学科领域。众多学者从民俗学、社会学、文化学视角进行了探讨,分析其渊源及对儿童的重要意义。

    按民间游戏性质、用途以及发展方向,可分为日常游戏、交际游戏、产业游戏;按其娱乐功能,可分为观赏类和体验类民间游戏。笔者赞同将民间游戏分为民间智力游戏、体育游戏、童谣说唱、美术游戏四大类。

  1. 民间游戏的特点
       
    儿童民间游戏既具有游戏的一般特点,又有其特性。民间游戏的特性,可从取材、内容、操作层面上来理解。首先,民间游戏所选用的材料较简便。比现代游戏玩具更具简单、廉价的特点,多来自于日常生活、自然材料以及废旧材料。这也是它能在多数幼儿园、特别是农村幼儿园开展推广以及受到教师喜爱的重要原因。其次,民间游戏内容是在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加工形成的,颇具浓烈地方特色和生活气息,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底蕴。是我国优秀民间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儿童在玩耍的过程中亲近生活、了解生活,更容易感受当地的民俗氛围。潜移默化中接受优秀民间文化的熏陶.可增强儿童的民族认同感。最后,民间游戏的操作氛围相对宽松,开展的随机性大,游戏规则简单易懂,形式灵活多变,一般不受时问、空间、人数等条件的约束。

  2. 民间游戏与儿童发展关系的研究

  1. 民间游戏与儿童身体发展

    民间游戏和其它现代游戏一样,都是以发展儿童的基本动作和提高运动能力为出发点的。既包括像老鹰捉小鸡、跳绳等锻炼儿童大肌肉发展的活动,又包括翻绳、弹球、抓包等锻炼小肌肉群的活动。更多的研究者探讨了民间体育游戏对儿童身体发展的作用。李玉峰研究证实.选用一定量的民问儿童体育游戏进入幼儿园体育教学。不仅能收到按儿童体育教育教学大纲具有大致相同的效果,且更能调动儿童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还能缓解体育经费、场地器材的不足。此外.一线教师李莉在其文章中呈现了利用民间游戏成功矫正儿童行为偏异的案例。

  2. 民间游戏与儿童智力发展

    民间游戏中智力游戏形式比较多,以培养儿童智力为目的这个游戏版本,具有小型、灵活的特点。如:训练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游戏(绕口令、歌谣)、数字计算游戏、空间想象和推理游戏(猜谜语、拼七巧板)。宋丽范认为,东北传统游戏嘎拉哈有利于儿童计数、运算、目测等能力的发展。

    朗朗上口的民间童谣能有效提高儿童口语表达能力,尤其是颇具民族特色的方言,在普通话的推及应用下逐渐流失,更不能忽视。语言本身是一种概括化的符号,提炼、总结、代表了一类事物。民间童谣为儿童提供了表达特殊、特色语言的环境,同时一线教师认为童谣中双声、叠韵、双关、谐音手法的运用受到儿童的喜爱。

    3.民间游戏对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一些研究表明民间游戏在儿童规则意识、民族认同感、合作能力的培养有积极的作用。游戏对于儿童社会性方面的意义已得到研究者的认同,民问游戏重情感交流、重群体合作的性质易培养儿童社会性的发展。宋丽范探讨了东北传统游戏??嘎拉哈对儿童非智力因素的积极意义;李素梅以蒙古族儿童民间游戏为例,从儿童情感的表达、感受和控制、交往能力、儿童自我发展方面阐述了其重要价值。总而言之,关于民间游戏与儿童发展关系的研究揭示了民间游戏对儿童各方面的影响,然而其中实证研究较少,期待进一步深入的研究。民间游戏对儿童发展的诸多意义为其走进幼儿园、实现在教学中的价值提供了前提。

    三、民闻游戏与幼儿园课程

    1.幼儿园首先广泛收集儿童民间游戏

    开展此类活动的幼儿园认为,在优美、经典民间游戏的收集过程中.家长产生了很大的触动,更能理解孩子,主动与孩子交流、亲密。活动过程正是体现了优质的家园合作。幼儿园将搜集到并在幼儿园开展的民间游戏素材记录下来,整理、汇总作为第一手材料加以妥善保管。

    2.对民问游戏的改编

    随着社会的发展,民间游戏存在一定的时代和地方局限性,在进入幼儿园之前,教育者应对这些局限、甚至一些不健康的内容进行改编。一线教师在民间游戏的开展过程中,不断进行改编创造,使其更有趣,更符合儿童年龄特点。如在玩跳皮筋游戏时,把古诗的韵律融入游戏中,儿童自己制定规则,花样层出不穷。

  3. 民间游戏融人幼儿园课程

    一些研究者和幼儿同管理者热衷于将民间游戏植入幼儿园课程,这也是儿童民间游戏研究的一个热点。民间游戏内容上传承文化的特点,使得其在融入课程的过程中,易生成以游戏为线引申出游戏背后民族文化的系列主题活动。当前,不少幼儿园都在根据本园、本地区的特点进行原本课程开发。民间游戏与幼儿园课程的结合,在许多著者为幼儿园工作一线教师的文章中有所呈现。民间游戏的延伸性很强,可渗透到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许多领域。从现搜集到的文献来看,民间游戏在幼儿园中的运用主要涉及到以下方面(这些研究一般为一线教师的经验总结,少数研究者也从理论层次做了探讨)

    民问游戏在区角活动中展开结合民间游戏分类,在各区角投放相应的游戏材料,开展相应活动。如在益智区投放翻绳、七巧板、“找东西南北”和民问游戏棋“考状元”、“过大梁”、“憋死牛”等;在科学区投放捻捻转、“滚铁环”、“抽陀螺”等游戏材料。如此适合的结合路径,丰富了儿童的游戏内容,扩展了儿童的游戏空间。

    民间游戏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开展。民间游戏要求整段的时间,只要是儿童愿意就可以随时自由玩耍。可与早操、体育活动相渗透,民间童谣与过渡环节相结合。幼JL同还尝试把“翻绳”、“抓五子”这些易操作的游戏运用于一日生活的过渡环节。

      教师在民间游戏开展过程中的指导。民间游戏还儿童以自然天性,同时也需要教师的指导和帮助。少量的文献提到民间游戏活动过程中教师的指导问题,这可能和认为“民间游戏是民间流传的,儿童都懂,自己玩就可以”的错误观点有关。事实上,教师可采用日常游戏的指导策略来指导儿童的民间游戏。最后,关于民间游戏的减少、消逝,付海燕认为电子娱乐盛fj,渎书至上论以及成人对儿童过度“保护”、城市化逃城等原因,使得传统民同游戏濒临失传。这对儿童健康成长极为不利。王晓芬从社会学视角分析了民问儿童游戏“捉迷藏”的衰落。曾庆会认为民间儿童游戏生存与发展适宜的环境遭到破坏,其异化也就在所难免。这些少量的文献说明,民间游戏的确在衰减。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是:如何来保护消逝中的优秀民间儿童游戏。

    参考文献:

    l】莫晓超,李姗泽.民间游戏资源在幼儿同活动中的运动及其策略….游戏与玩具,2006(9)

    2】姝慧.浅析民间游戏的特点及其在园本课程中的教育价值U.教育教学研讨,2007(12).【31吴宝珊.浅谈民间儿童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开发与运用【J】.资源共享,20047(8)..锄诨程西洒魁刚,.。N漱儿童民间游戏走入幼儿园课程的研究综述作者:宋晓敏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北京,100048刊名:新课程研究(高等教育)英文刊名:NEWCURRICULUMRESEARCH年,卷()2011(1)参考文献(3)1.吴宝珊浅谈民间儿童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开发与运用2004(08)2.王姝慧浅析民间游戏的特点及其在园本课程中的教育价值2007(12)3.莫晓超;李姗泽民间游戏资源在幼儿园活动中的运动及其策略2006(09)